顶点小说 > 科举文炮灰看到弹幕卷成王 > 第13章 考官

第13章 考官


文章书写好,霍霖把自己的东西一一摆放好,换上整洁的衣服,就带上小厮走出了大门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走到正门大街上,此时大街上人声鼎沸,众人都朝着一个地方望去,脸上满满的都是期待神色

        霍霖和小厮上到二楼包间,打开窗户,此时的霍霖也如同他们一般期待地看着长街拐角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咚咚咚。”大鼓开道。

        穿着喜庆统一服饰的衙役,手拿大鼓,后面隐约可见一排骏马。

        骏马还没到,一众衙役就已经往前排成人墙,阻挡住激动的人群,给中间空出一条大路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噔噔噔。”一排排高大漂亮的骏马出现,上面各自坐着身穿进士服精神抖擞的新科进士,可谓是丹墀对策三千字,金榜题名五色春,殿试得中,春风满面。[1]

        围观的群众招手呼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科举的力量,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,给了所有人一个念想,将相本无种,男儿当自强,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攀登触及的一个念想。[2]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看到自己想见的人出现,也放下矜持随着大众招起手来,虽然他一般也不会矜持:“夫子夫子,我在这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坐在第四批骏马上的林夫子抬头望去,也笑得极其开心,对着霍霖地方向招手示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没错,此次高中进士之一的正有霍霖的夫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可能是因为心态放得比较平和,加上平时的积累也足够,霍霖的夫子一举得中二甲第一——传垆。

        酒楼下方的人以为这位进士在跟他们互动,不由得更加激动,欢呼声更胜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夫子他们走过去,霍霖还依靠在窗户边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。

        霍大羡慕的对霍霖说:“真期待小少爷高中状元的时候,那时候我就可以带着我的孩子去看了,嘿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看向他,笑道:“没想到我们的阿大已经开始少年思慕了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阿大不好意思地挠挠头:“小少爷,您别调侃我了,还没成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听此挑眉,更加有兴致了,道:“是哪家的姑娘,说出来少爷我去为你提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大听此略微有点扭捏的说道:“还没心慕的人,不过少爷五年后中进士我应该可以当爹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哈哈哈,你这小厮倒是可爱至极。”旁边出来突然传来一个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霍霖和霍大往自己的左边望去,只见一个身着月白书生衫的少年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到霍霖看着他,于是说道:“在下元基,去年刚考过院试,正等三年后的乡试,阁下也是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看对方一脸书生气,便拱手回道:“霍霖,刚考过县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书生听到这个名字作恍然大悟状:“原来是霍案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名扬京城之,我是霍县案首预备考小三元霖】

        【哈哈哈,我这个容易为人尴尬的毛病又出现了,现在的脚趾头已经能够抠出一栋四合院了!】

        【本来被家人知道就得了,现在外面的人都知道了,哈哈哈霍霖和那个第二名梁子结大了。】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现在觉得自己的脚趾头也能够抠出一栋镇远侯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面上笑得一脸淡定:“正是在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对面的元基看他淡定的样子,起了想要结交的心思,突然向霍霖说道:“隔着窗户谈话毕竟不便,要不元某过去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不知道对方的葫芦里卖着什么药,不过还是点头邀请对方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没过一会,霍霖就听到自己的这边传来一阵敲门声:“咚咚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大很有眼色的去开门

        门口,放下敲门的手,元基走进来,拱手:“素闻镇远侯嫡次子神童之名,特来拜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没想到对方来后,如此正式:“外界谣传罢了,元兄这是哪里听来的,请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随着霍霖手的位置坐下:“最近在学子聚集的酒楼里听得的,不怕霍兄笑话,我刚从江南随父亲回京,在京城认识的人颇少,闻霍兄是有志之人,特来拜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被他的话逗笑:“元兄倒是有趣之人,霍某一年前不过是京城一随处可见的纨绔,所为不过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当不得‘有志’之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摇头不赞同道:“达而相天下,穷则善其身。做学问当如霍兄一般学问勤中得,萤窗万卷书。先勤学苦读,方能金榜提名,就如霍兄一般,得登天子堂就能为国效力了。”[2]

        “元兄倒是看得透彻。”霍霖赞同的点头,他算是看出来了,这个元兄脑补很厉害,还很喜欢用诗词典故。

        说法被肯定,元基高兴的拿起酒杯朝着霍霖:“在下就恭祝霍兄一举得中小三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:“借元兄吉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喝完酒,元基迟疑了对霍霖说道:“不知霍兄需不需要一些笔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用眼神表示疑问:“?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不好意思地说:“我之前跟着夫子学习都有做笔记,不知对霍兄是否有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掩住内心地惊讶,这个人还真是个自来熟的人,他感慨道:“元兄真是个乐于助人,能与元兄相遇,是我之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,两人结伴前往元基的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路上霍霖先开口询问道:“元兄到京城多久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数了下答道:“元某年后过来,到这里不足两月,后又因为水土不服生了场病,最近才出来外面逛,霍兄是我在这里结识到的第一个学子呢。”眼神熠熠生辉,就如同找到新同伴的孩童一般纯质。

        霍霖突然懂得了旁边这人的热情好客,他笑着答道:“原来如此,也欢迎元兄来我府中京城走动,如若有学业上的问题也可一同商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开心的眼角上扬:“这是自然,到时候就希望霍兄不要嫌弃我走得太勤就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话间,两人就已经走到一个高大的府邸面前,霍霖定睛一看,又看向自己的好友,惊讶挑眉,没想到自己在路上认识的好友竟然就是工部尚书之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霍霖一直居于书房勤学苦读,但是基本的官员情况还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元基热情的邀请好友进门,工部尚书是江南学子,整个府邸的风格都偏向于淡雅朴质,与镇远侯府的精致贵气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等到了元基的书房,他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籍:“这是我之前在江南那边读书所作的笔记,不知对霍兄有没有用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翻开一看只见里面的内容字迹端正,详略得当,一下子就能看到重点,还讲到了一些霍霖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。

        霍霖惊喜的看着元基:“元兄,你这笔记做的真是精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元基不好意思地搓了搓衣角:“这个方法在江南那边很流行,霍兄如果有兴趣也可试试,对学业还是有所帮助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【还可以建立错题库,能够比较清楚认识知识的薄弱之处,保证自己不犯同一种错误。】

        【是的,最好是找到错因,反思总结,最好是能进能出,以后不再犯了。】

        霍霖拍了拍元基的肩膀:“你这兄弟我交定了,以后要是有谁找你麻烦,你报我霍霖的名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弹幕和元兄的话霍霖都看见听到了,他不由得再次感觉自己的运气逆天,人生处处是贵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两个皆有所得的人愉快的交起了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元基府中待到快到饭点时,霍霖才离去,离去前也把自己府中的地址给元基,两人相约有空就相聚读书。

        县试考完府试也快了,四月的府试即将到了,为了自己立下的目标,霍霖再次恢复了当初的拼命读书输入模式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次林夫子也已经考上进士,通过朝考考选庶吉士留在翰林院,平常比较清闲,就对霍霖进行了更为严苛的训练。

        每日的课业都得让霍霖学习到三更,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起来,吓得整个镇远侯府的人都担心霍霖的身体受不受得住。

        书房内,霍霖坐在书案前,林夫子坐在他的侧面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何解?”[3]

        霍霖只考虑的片刻就脱口而出:“这是《论语·雍也》中关于中庸的出处。中庸应为至高之德,不偏不倚,选择行为之恰到好处。”[4]

        林夫子点头:“何谓中?何谓庸?何谓‘中庸’?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:“中,和也。庸,用也。庸,常也,中和可常行之道。要求学子坚持;不偏不倚;保持均衡。”[4]

        林夫子对霍霖说道:“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。此次府试的考官极为推崇中庸之道,你刚刚只说到了中庸关于道德的部分,忽视了它的实践部分,你再想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霍霖一愣,实践部分:“庸,用也,‘用’也可以解释为实践,实践才是学子学文后应该做的,应作为人们对待世间万物的根本方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夫子看到自己的学生醒悟,对霍霖说道:“是,就像你刚刚所说,实践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,但也要把握度,不偏不倚,此次答卷不切记不要过于偏激,要不然你的小三元可能就”

        夫子对霍霖报以微笑。

        霍霖心领神会,可能就长翅膀飞走了。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22522/22522926/25046475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