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我登基早:称帝七十年过分吗? > 第676章 用人之道

第676章 用人之道


京师,李府之中。
  李贤坐在上座,下面坐满了官员们。
  商辂等人都在。
  在李贤的手中拿着刚刚到自己手中的,南巡官署名单。
  即便是养气功夫一流的李贤,在看到这个名单之后,也是无法保持镇定了。
  在内阁值班房的时候,他愤怒的将桌子上的官文等物全部推倒在地。
  徐有贞就是在赤裸裸的羞辱自己。
  自己身为内阁首辅,谨身殿大学士,吏部尚书。
  怎么可能排在詹杨的后面呢。
  再对待这种情况的时候,徐有贞完全有更好的处理手段,他完全可以直接将李贤给剥离这个名单,或是直接让李贤成为副使,但却要单列一行,不能跟其他的副使放在一起,来凸显出内阁首辅的牌面来。
  可这较为稳妥的手段,徐有贞是一个都没有用……
  不仅没用,还借机嘲讽。
  李贤受不了,他的亲信门生当然更加受不了。
  而在名单公布之后,诸多的官员都是自发的趁着夜色来到了李贤的府中,齐坐一堂,对着徐有贞开始了口诛笔伐。
  \"首辅大人,徐有贞这就是故意的,他故意羞辱首辅大人,我们不能就这样吃这个哑巴亏……”
  “对啊,首辅大人,我们弹劾徐有贞吧,把他从南巡督办的位置上面拉下来,看看他还敢不敢人五人六,作威作福……”
  “是啊,首辅大人,您这几天是没有瞧见他,下官昨日,跟着都察院的张大人在晚上的时候去了徐有贞的府中,那嚣张的模样,真像是一条在主人那里等到好处的狗,看着让人作呕,真是没有我们读书人的风骨……”
  而最后一个人说完之后,诸多的目光瞬间转移到了他的身上。
  这家伙没事跑到徐有贞的府中作甚。
  那肯定是走关系了。
  现在那么不满,骂骂咧咧的,一定是关系没有走到位……
  这也怪不得他,李贤判断错误失去了这个南巡督办的位置之后,自身内阁首辅的职务也变得有些尴尬了,下面的官员看清风向形势,做出一定的调整也是人之常情。
  风往哪吹,往哪倒,在某些时刻,可不只是单单指向草……
  李贤的门生故吏嘴里面骂骂咧咧,当然大多数都是在骂徐有贞,对于批准方案的朱见深,他们是一个字都不敢多提。
  而一旁的商辂一句话都没有说。
  坐在主位的李贤也是保持着沉默。
  片刻之后,李贤阻止了众人,并且起身送客,而商辂一直坐在椅子上,并没有因为李贤的送客言语,而站起身跟着众多官员离开。
  商辂的动作,被很多人发觉了,但这些人,也都是装作看不见,自顾的行礼告退。
  等到送走了这帮门生故吏之后。
  李贤便在大堂之中,慢慢悠悠的走了几步,而后停住身躯,看向商辂:“商大人,你说,本官是不是也要请辞告老归乡了。”
  “首辅大人,您多虑了,在下官看来,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时候,陛下安排徐有贞担任南巡督办,这本就是下官意料之中的事情,在任命之前,陛下应该也有所为难,可您在朝中的片刻迟疑,让陛下果断起来了。\"
  “朝廷不能没有徐有贞,同样也不能没有首辅大人……”
  “但现在,韩雍厌恶徐有贞,您又想斗垮他,这个平衡被打破了,陛下只能给徐有贞增加筹码,南巡督办就是陛下给他的筹码……”
  商辂所讲的这些,李贤也心知肚明,可他内心还是有些不甘……
  片刻之后,李贤走到了自己的位置上,慢慢的做下身去,而后叹了口气:“臣以自命为能,君主以能用人,徐有贞能做的事情,本官是如何也做不了的,他可以毫无畏惧,不要名声,可本官却不能……”
  商辂点头说道:“王者不能事必躬亲,要懂得用人。陛下对此深有感悟啊,他知道该如何用徐有贞,也知道首辅大人能干的事情,徐有贞是干不了的,下官看来,这个名单啊,存在几日之后,陛下便会后知后觉的下旨,将首辅大人从这个名单中剥离出来,这样呢,徐有贞也确实高兴了一段时日,也不至于让首辅大人心寒……”
  李贤闻言,猛地转过头来,看向商辂,当局者迷,他到现在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。
  除非皇帝陛下真想要让李贤告老还乡,否则,绝不可能让徐有贞制定的这个恶心当朝首辅的名单,一直存在下去。
  ………………
  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之上。
  十几艘悬挂着大明旗帜的庞大海船正在均速前进。
  这十几艘大型的海船,有三艘明军宁波水师的海船,水师官兵共有一千五百余人。
  而十艘商人的海船,有四千余人。并且每艘庞大的海船上面都有着诸多的货物。
  因为是第一次外出远航经商。
  不管是朱仪,朴宁儿,还是出海的商人,心里面都没有多大的底气。
  因为底气不足,他们也不用在货物上面投入的太多。

  所以,他们拉的货物便显得很是廉价,都是些锅碗瓢盆,竹筷手工品等物,茶叶,丝绸,贵重的瓷器什么都没有。
  可以说,这些商人最大的成本就是船,以及人工成本。
  这个庞大的船队,从上海县出发,先后停靠宁波,泉州,而后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港口。
  一个名叫香江港的地方。
  第一次船队停靠香江港,为当地的百姓提供了很多的工作。
  近乎万人的吃喝拉撒让这个小港口瞬间火爆起来。
  香江港是在成化十三年开始修建,到了成化十五年末,港口就已经完成了。
  第一次出海航行的商户,都是实力雄厚的商人,他们可以多花几万两白银,眼睛都不眨一下的。
  十家商行之中,只有不到四家是想着真正做生意,赚银子的,其余的六家,都是想着借此机会混一个官商的称号。
  皇帝陛下想要开海口,出海经商,并且给了官商的名分,从一个商人之家,变成了体制内的人物,对于一大部分商人来说,都是无法拒绝的。
  因为这些人很清楚。
  在朝廷的面前,即便你富可敌国,地方的官府想要拿捏你,乡绅想要拿捏你,你毫无办法的。
  明智之举,斗不过,那只能加入了。
  混一个官商的名号,是想着在大明境内经商时候,所能够获得最大的便利,并且自己的家族也能提高一定的社会地位。
  这也是很多江南商户很是热衷参与的原因。
  这些商户自行招募船员,月钱都是开的高高的,每个月可达到五两纹银,比一大部分官员的月俸都要高。
  但还是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。
  首先你要身体强壮,水性好,当然在大海之上,水性再好,也没啥子鸟用,这个要求最重要的目的,是想让水手对大海并没有那么多的恐惧,不仅如此,在上船之前,还要签订生死薄,活着归来奖励十二两的白银,若是死在了海上,直接赔付五十两白银……
  因为朝廷关于海禁政策的略微变更,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……
  他们从香江港口离开后,便直接跨过了明属交趾,径直往下,他们的手中有着详细的海图……
  海图是朱仪从自己记载的远海图志摘选下来的,对于南洋诸国都是有着详细的记载……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47254/47254631/25020092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