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我登基早:称帝七十年过分吗? > 第599章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

第599章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


于冕性格愚笨,不善言辞,在这个时候,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劝自己的父亲,不要外出,支支吾吾也没有说明白。
  朱骥看着自己小舅子的表现,心中明白,他要是能够劝得了自己的岳父,明天母猪能上树。
  而朱骥也知道那边的环境,以及路况。
  自家岳父已经那么大的年龄了,想要去那里,这身体能不能吃的消啊。
  当下便让妻子劝解于谦。
  可于谦的性格是一旦下了决定,就很难更改的。
  看着妻子,小舅子都劝不住于谦,朱骥只能站在朝局的角度给于谦分析情况。
  你去了西南,就是在给大明抹黑,就是让陛下脸上无光,而且陛下也不会同意你跑那么远的。
  读书不觉春已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,跑那么远,将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来,哪有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来的痛快。
  朱骥本来是想着拿皇帝的名声来压于谦,让他放弃这个想法,可话刚刚说完,周有德便带着孙瓒赶到了老宅……
  而等到孙瓒表明了来意后。
  锦衣卫指挥使的朱骥也无话可说了。
  于谦要去西南三省,要去安南交州城。
  他最大的目的就是想去看看,大明在宣德年间失败的地方,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。
  他也想知道,陛下为何对安南交州心心念念。
  而且这一路上,又经过湖广,自己曾经任职过的江西,最后才能到达广西镇南关,好好的体验一番边关的风土人情。
  这一路之上,应该很是精彩。
  于谦没有耽误多久,他的行李很少,只有一个包袱,过了两日就要出发。
  孙瓒很负责任的履行了皇帝交给他的任务。
  在听到于太保家人的劝阻时,立即出言训斥。
  公费旅游的机会,可不多,单独保护于太保的机会,也不多,孙瓒可要牢牢地把握在手中,不能让他跑掉了。
  而朱骥考虑地多,在这两天地时间中,忙在本地给自己的岳父请了一个医术高明,曾参加过开封医术交流会的郎中,陪着岳父出这趟远门。
  郎中起初一听要出远门,那可是严词拒绝,可当听到跟着于太保一起出远门后,郎中便立即同意了。
  这就是一种人格光辉所带来的一种便利……
  而于谦离开钱塘地时候,其家人樊然泪下,而钱塘的县尊老爷周有德,心情却是大好,但也不能随意的表现出来,只能装作一副十分难过的表情,妄图与于谦的家人产生共情。
  于谦乘坐的是曹吉祥留下的马车。
  而背着药箱的郎中也乘坐着一辆马车。
  一行三十二人就这样往大明的西南而去………………
  在镇南关外,一处较为陡峭的山壁下,坐落着一个孤坟。
  土是新土,里面的棺材也是新的。
  这个坟墓是石亨的。
  他并没有立碑,没有叙功。
  在这个孤坟旁边的几个小土包中,埋葬着石亨从交州带出来的那些宗室女。
  在刚刚埋葬完后,石彪曾经到这里看过,这边是大明,那边是交州,想来,自己的叔父应该很喜欢这个地方。
  这里山清水秀,数里之内,都没有其他的地下户主做邻居,也算让石亨独享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,当然,也有独享着那份凄凉。
  不管是什么样的英雄人物,都会有这一遭,生死之事,是最为公平的。
  石彪从镇南关带着数百的士兵,进入了安南。
  石彪接管了他叔父所有权力,举起大旗,声势浩大的赶往交州城。
  一路之上,石彪走走停停。
  半个月的路程,硬生生的走了两个多月。
  因为这里的将领,几乎都知自己手刃了叔父,以前石亨的老亲信,需要石彪安抚。
  这一路之上,石彪调任了两个参将,让他们不带一兵一卒回到镇南关去,因为这两个人很是不满石彪的作为,接受不了石亨已经被杀的事实。
  而石彪对这些老相知,也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,直接赶走了他们,但并没有直接问
  这个事情,副将都督沐瓒,兵部尚书韩雍是没有办法做的。
  可石彪却能毫无顾忌的做。
  而石彪这一路上也查看了每一座大明占领的城池,还有诸多正在修缮的交通要道。
  只有跟大明国内的联系密切起来,安南才没有能力反叛自治。
  而查看城池,道路,观察地形地貌,也是石彪对安南的一个初步了解过程。
  石彪到了交州城后,便见到了韩雍,以及沐瓒两个人。
  虽然之前两个人拼命的搞石亨,可现在接待石彪的时候,却很是热情。
  沐瓒更是将所有的军务全部转交给了石彪。
  其中包括,安南北方驻军图,明军针对南方的进攻计划。
  而韩雍也是将收取的石亨军印转交给了石彪。
  众人对石亨的事情,仿佛事先商量一番了,避而不谈。
  而石彪到了交州城后,便将原来的安南勋贵阮府当作自己的大将军府。

  至于他叔叔住的皇宫,石彪可是一步都不敢进去……
  石彪到了交州之后,处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南方伪小朝廷所派遣过来的投降使臣,所说的投降之事。
  这个使臣已经到了交州城半个多月了,韩雍觉得接受他们的投降这种事情,还是需要石彪在场,才耽误了一段时间。
  清化的小朝廷还是代表着安南的正统,南方的士族都会将家族的力量完完整整的放到了他们小朝廷的身上,想要依靠小朝廷对明军进行反抗。
  实际上接受伪朝投降,是好事,也是坏事。
  伪朝投降之后,他们手中数万的正规士兵便可任由明军拿捏,也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故,这是对明军有利的一面。
  但伪朝投降之后,安南的清化以南的士族,便会少了一个主心骨,他们就可以化整为零,在偏远的地方开始对大明发起反抗,明军想要一鼓作气地解决反对力量地主力就是办不到地事情了。
  石彪到了交州城后,便跟韩雍等人商量着这件事情,该如何办。
  韩雍比较倾向于接受伪朝地投降。
  只要接受了伪朝地投降,地方地清理之事,就可以稳步就班地进行,不过,接受投降,却不能这么快的接受,需要两三年的时间,让明军将北方平定完成,可以抽出主力南下的时候,才能让伪朝宣布他们投降不在反抗的事情。
  而沐瓒也同意韩雍的看法。
  石彪初来乍到,对于局势了解不多,当然不好直接拒绝两个人的提议,也只能首肯同意。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47254/47254631/25020169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