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我靠扫码发家致富(美食) > 第32章 系百索

第32章 系百索


姜归夷放下手头的活儿,开门去看,发现并不是弟妹掐架,而是附近的村民来了,是一位还算年轻的郎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手里提着物什,面上表情分外热切,一见姜归夷出来,颇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将手中篮子推向她:“姜大娘子,这是我们自家鸭子生的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没懂他为何送这些,但还是将他迎进了院子,且扭头对弟妹说:“快去收拾一下桌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一听连连摆手,瞧着一幅手足无措的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给他倒了杯茶,而后询问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瞥她一眼,莫名其妙地红了脸,道:“方才我家人路过,闻到娘子你制的粽子喷香无比,家人嘴馋,便嘱咐我带了这鸭蛋来,想与娘子换上几枚粽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低头瞧了瞧那篮中的鸭蛋,各个个大浑圆,青白洁净,她不由得想到当初刘阿婆也是拿鸭蛋来与她换子推燕,只不过刘阿婆的是腌好的熟鸭蛋,这回的是生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自然可以,郎君需等上一会儿。”姜归夷道,反正她包得多,朝食摊子整日供不应求,总得把料制上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面露欣喜,却不敢将表情做得太过显眼,只敢偷偷瞄她,随着时间流逝,耳垂逐渐泛红。

        粽子还在锅中蒸,姜归夷接过他的携礼,打量了一番鸭蛋。

        老实说,姜家并不缺咸鸭蛋,她为了包粽子可是买了不少鸭蛋,不过生鸡蛋家里却是没有到,眼下看来,她忽然觉得可以用来制作皮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郎君家中做养鸭生意吗?”姜归夷问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点点头,他家就是以养鸭卖蛋为生,无需上街出门,光是供应,村中人就已经供不应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家中可还有?儿想要购入约莫百枚鸭蛋。”姜归夷继续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有的有的!”他忙道,“待会便可给娘子取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们在这闲坐了一会儿,粽子已经可以出锅了,湿漉漉的粽子还滚着热气,触之烫手,姜归夷执箸挑出来几枚,端上了木桌,示意他们去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。”年轻郎君搓搓手,抓起来一枚红豆蜜枣粽,下一瞬就被热腾腾的粽身烫了手,硕大的粽子在两只手里颠来颠去,还不忘将指尖掐上耳垂,企图给指头蹭凉降温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弟妹也跑进来坐在凳子上,见状鄙视地瞅了他一眼,瞅得年轻郎君只感莫名其妙。

        待粽子的温度稍降,丝线一扯,粽子便在掌中滚了个圈,深绿色的粽叶剥开,露出白盈盈的米瓤。

        米粒黏连,颗颗晶莹水润,纯白其中有红豆点缀,像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红梅,鲜艳好看。凑近了闻,还能嗅到混合了米香与蜜味的甜香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从糖罐子里挖了一勺砂糖,堆在碟中,好似一座漂亮的小山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见状,扒出白瓤的尖角,将粽子蘸入砂糖,米粒顿时裹上了一层剔透的糖,这么一口下去,绵软黏糯的米混着嚼感强烈的糖粒一同品尝,将淡醇与清甜融合在一起,不甜不腻,也不寡淡,口感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再一口下去,便能尝到红豆的甜,蜜枣也悄悄露出了一个头,蜜枣附近的白米此刻都沾染上一圈诱人的红褐色,浸入了枣的蜜甜,美味无穷。

        没过多久,这枚粽子就被他吃了个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自认为还算是个嘴挑的人,往年吃粽子最爱吃的就是蜜枣周围的那一圈米,其它的倒是不爱,因着这个,小时候可没少被阿爹阿娘训斥过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枚吃完,他下意识将目光投向桌上的粽子,姜归夷此时又回到灶台旁忙碌,应当是在看那些咸粽。

        她的弟妹也剥开了粽子,满足吃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搔了搔耳朵,盯着姜归夷的背影发起了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看什么呢。”细小的一声嘟囔自身旁响起,他转头,是她的弟弟在对他说话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连忙回神,耳垂红了又红,而后悄悄贴向弟弟,低声问道:“姜小郎君,你可知你阿姊可有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声音更小:“可有相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弟弟顿时拧起眉头,一巴掌将他推开,也小声道:“没有,但你没有机会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一听,忙问:“为何没有机会?”

        弟弟哼了一声:“你比不过阿裴哥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瞪大眼睛,关于姜家的裴郎君他是知晓的,听说他来时一身是伤,像个危险分子,还以瓷片打人,打得对方满嘴是血,因此他对他有所畏惧,平日自这边行过也要避着走,生怕碰见这位。

        若不是家人要以鸭蛋换粽子,他才不会来,只是没想到,姜家的大娘子离近了看竟是如此美貌,还擅长厨艺,很是贤惠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,这样贤惠的娘子娶回家,岂不美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他便不满地嘀咕道:“怎么比不过,我怎么着也是读过书的人,我有学识,作风好,怎么就没有那位裴郎君好?”

        妹妹翻了个白眼,咬下一口粽米:“你会扎秋千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年轻郎君哽了哽,“不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会缝蹴鞠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:“……不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妹妹:“那你说个大头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弟弟深以为然:“还是阿裴哥哥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额角青筋跳了跳,但也不好跟小孩子计较,便道:“那他有我有文化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妹妹抬手一指,点向窗外,他顺着她的指引看向院子,看到院子里的摊车上正挂着招牌,牌上字迹瘦劲清峻,比他写得好看了不知多少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果断站起身子,丢下一句“娘子等我回来”,便跑出了姜家,留姜归夷在原地心感迷惑。

        没过一会儿,他便回来了,手里拎了许多生鸭蛋:“娘子,我挑的都是大的和新鲜的,你快瞧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其它的比不过,东西总是好的吧。

        正说着话,门外就进来一位黑衣的郎君,眸若深潭,面容俊美,怀中正抱着一捆柴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二人一人拎着鸭蛋,一人抱着柴火,站在厨房门口,好似门神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转过身子,接过了阿裴手中的柴火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阿裴感觉旁边人的周遭气势瞬间垮了下来,他偏首,疑惑地瞥了对方一眼,不认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娘子,鸭蛋。”年轻郎君忍不住出声提醒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这才注意到,将目光挪到他身上,瞧了瞧那些鸭蛋,道:“阿裴,你接一下,然后钱在柜子里,待会拿给这位郎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就回到灶台忙自己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年轻郎君再次哽住。

        阿裴闻言去接,捧住装着鸭蛋的纸包,接着拿了一下,没拿动,就发现这位未曾谋面的郎君此刻正紧紧抓着纸包,眼含悲愤地盯着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再次疑惑地看了对方一眼。

        年轻郎君这才松手,蔫蔫坐下,吃起了粽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几日后,端午至,云水县顿时热闹起来,姜归夷一起床就寻到尚在熟睡的弟妹,悄悄将百索系在他们的手臂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百索即是一种用五彩丝线编织的饰物,必须是由红、绿、黄、白和黑色五种颜色制成,因为它们代表了金、木、水、火和土,在端午这日将百索系在手臂上,可以起到辟邪和祈福纳吉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云水这边系百索的时候,孩童一般都在睡觉,所以姜归夷需得悄悄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弟妹在睡觉,阿裴就不一定了,她轻轻叩门,果然发现阿裴醒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她冒了个脑袋,他正欲开口,就见她连忙伸手竖起来一根指头,放在唇前:“嘘,小孩子系百索时不能说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……”阿裴顿住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进来,将五彩百索系在了他的手臂上,然后又抽出来一根,准备给自己系上,阿裴见状,接过了她手上的百索,表示他给她系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正想说话,就看到他抬首看了自己一眼,姜归夷了然,做出锁拉链的手势,表示自己闭嘴。

        修长苍白的指尖穿梭于五彩的绳索中,系了个漂亮的结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顿时笑开:“走,上市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出门,就能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了艾草,清气扑鼻,街上各式水团、粽子、煎堆和五黄的香味涌动,还弥漫着淡淡的酒香。

        路上来回跑动着系着百索的孩童,食客在桌旁吃着裹着红润蛋黄与肉的粽子,时不时来上一口胡辣汤,为处在清晨的身子增添暖意。

        姜记的粽子一上,便被早早前来守着的食客一抢而空,到了午后,白团与银样鼓儿也卖得极快,很快到了晚上,姜归夷喊上姜家人和阿裴,招来了莺娘、夏子安、楚二娘子和冬娃他们,准备前往追云楼赴宴。

        追云离姜记所处的这条街有好一段距离,云水县河湖交纵,为着方便,他们走了水路,在两岸灯火通明之间乘着乌篷船,悠悠荡荡地往追云楼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许久,姜归夷便注意到岸上骤然亮堂起来,比方才行至的岸边都要耀眼,灯火透过船的薄纱,渗出微微的光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掀帘一瞧,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一方气势恢宏、雕栏玉砌的分茶,匾上写着“追云楼”三字,其上彩门欢楼迎风飘扬,绚烂至极,有唱曲儿若隐若现地飘荡而出,声声悦耳。

        楚二娘子兴奋极了,拉着冬娃几个孩童跳下了船,往追云楼的大门奔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姜归夷也连忙扶着柳氏下船,一路缓行,快至门前时,她微微顿住,她似乎在偏门一侧看到有一道灰白身影跌跌撞撞地跑过。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48593/48593653/25669600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